
今年2024甲辰,03.02(六)~03.14(四)於臺北市徐州路市長官邸藝文沙龍的「生活藝術廳」,退休教授俞美霞舉辦了一檔「閒情偶寄- 矞雲閣雅翫」收藏展。這個展覽,以玉器為主,間有竹器、木器、陶器、書法作品等項目,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事實上,無論是過去或現在,所有重要的物品,或者說,好的物件,都會自然流露出當代文化的特色,且無論是質地、雕工、紋飾,仿古或創新,都可以深入,並細細把翫,而其中,又以質地最為首要。即以玉器為例:中國的玉種,據地質學家不完全統計,即有200餘種,更何況還有許多玉石是未經發掘的礦脈,即使挖掘成材後,又需要經過精心的設計、切磋琢磨,務必使玉石與圖樣能夠完全融合,這不僅需要精準的眼光、技巧,更需要豐厚的文化素養,始能成形,至於能夠兼具這些條件的人選,或各別專精的人才,更需歷經長久的磨練與學習,百裡挑一,而人才總是不易得見。

當然,所有藝事的完成,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專業技巧與工具。玉器如此,珠寶如此,書法、篆刻、竹藝、木器、陶器莫不如此,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便是文化素養的培育,這不僅要熟讀藝術史,歷代美學思想,更需鑽研個別人物或藝術家的風格暨流派,以及各種工具、材質所造成的效果,才能窺其大要,得其終始。畢竟,藝術,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唯有厚積薄發,才能於不經意處別出心裁。



更多資訊請觀看實體書或電子書。原文刊登於<台灣珠寶雜誌-126期>,2024/06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