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遇到一位客人來整理她以前購買的翡翠、珠寶,為了保障雙方,收件之前會詳加跟客人針對所帶來的翡翠、珠寶進行明確的描述開立單據,內容會包含外觀、尺寸、瑕疵狀況等,並拍照留存紀錄。在這一程序完成之後,閒聊之下才發現這位客人所購買的翡翠、珠寶價格都相當驚人,我仍然記得當時客人說:「反正我也不懂,只是覺得買高價,東西應該就不會有問題。」可另外一方面,客人又表達出慶幸這些翡翠、珠寶不是假貨。
這樣一個矛盾的狀態,反映出了市場上一部分客群對待翡翠、珠寶的想法,因此,我覺得如果有機會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選購珠寶的小知識,或許可以幫大家消除在購買時或購買後的一些疑慮。
首先,我希望大家了解一件事情,「價格」這件事情在珠寶上面是很難被定義到底是貴還是適切的價格亦或是便宜。本身就在於我之前提過的,不管店家是20年前買的貨還是現在買的貨、是輾轉的經過幾手進的貨、持有的成本都是無法考究的,價格終歸是「你覺得它值得,它就值這個價」。人有一個心態,因為我不懂,要不「高價無賤貨」,要不「全當垃圾買」聽到價格先從對半砍起。當然,這中間還是牽扯到很多商業交易行為的運作狀態,所以在這篇文章裡對價格就不列入討論。
那我們要如何去選購珠寶呢?因為篇幅有限,我在這邊就提供一些對有色寶石的選購小知識。
第一件事,「鑑定證書」!「鑑定證書」!「鑑定證書」!因為很重要所以我說3遍。尤其是當你買的有色寶石價格對你來講是昂貴的,證書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保障,通常會由第三方的鑑定機構開立出具…
更多資訊請觀看實體書或電子書。原文刊登於<台灣珠寶雜誌-125期>,2024/03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