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領航,鑄夢未來

台北市銀樓業職業工會 吳三村理事長

「我在這個金工行業大概已經34年了。自入工會起,擔任理監事大概也有30年左右的時間,一直都在。工會的經營與規模都很不錯,如同妳看到這個優良工會獎牌,就是來自我們三十幾年來與勞動局良好的互動配合,在評鑑作業中,我們的會務人員非常用心也很辛苦。我們也一直推廣金工比賽這個區塊。有的金工老師傅很少出來交流,只在自己工作室慢慢做,我們推競賽就是想要極力邀請他們出來,希望帶給他們更多生意與肯定。前幾年,我們又看見年輕人比較少的現象,就想應該進學校去推廣產學合作,後來又再推動了高中組與大專組的競賽,校方反應都不錯。現在很多學校有金工班,我們的理監事就進入校園教學,幫忙推廣,這些都是無給職的。」自第十八屆連任到第十九屆的吳三村理事長娓娓說來,言辭之間都是熱切與用心。

「台北市銀樓業職業工會」成立於 1969年,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工會之一,也是銀樓業溯源與技藝傳承的代表組織,工會成員包括金工珠寶設計各個環節中的人才。在長遠的時光中,工會保留優良傳統之餘也逐漸轉型,尤其近十年主辦了九屆的「金工達人競賽」、輔導產業人才升級等會務的推展下,「台北市銀樓業職業工會」彷彿就是傳統金工產業自草創、興盛、衰退、到轉型的一本紀事寶典。工會的目標在於希望能讓向來低調、從事金工與珠寶設計的老師傅們能見度提高,也期盼透過這些活動讓年輕一代的金工師有機會深度回顧這個產業的風華,也接下傳承的棒子。

言談中能深切感受到吳理事長對於這份傳承與未來金工教育的重視與用心。他認為,銀樓與金工產業不僅是藝術與技術的結晶,更是文化與人情的縮影。因此工會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是更多產官學合作,尤其是技職教育。他認為,台灣許多學校都開設金工科系,或大學設計科系有金工選修課程,工會將以更積極的態度與學校合作,不僅提供補助、課程資源與競賽平台,還將鼓勵學生深入了解金工產業的發展與文化背景,促使年輕世代願意投入並接班。他希望透過這樣的多管齊下策略,讓金工產業在全球市場上保有競爭力與特色。另一方面,工會也致力於持續舉辦競賽以拔擢人才。

工會所舉辦的金工達人競賽,如今在業界已是年度大事,受到眾多關注,2024年,吳三村理事長一如既往帶領著團隊人員全心策畫著以「圓滿 包容」作為設計主題的「2024 臺灣金工達人競賽」,參賽內容分為學生參賽的「學生組」與業界從業人員的「職人組」,在專業能力與經驗有所區隔的平台上,各自發揮技藝,角逐頭銜,所有競賽成果並已於2024年11月16日假台北市「星靚點花園餐廳」舉辦的頒獎典禮中完整呈現,當天台北市政府勞動局-高寶華局長和勞動部-黃玲娜政務次長更親臨現場指導及上台頒獎,給予選手支持與鼓勵。

吳理事長表示,「臺灣金工達人競賽」是推動金工業者精進與就業的助力,身為工會理事長,責無旁貸,期盼讓金工師傅獲得更多曝光機會與肯定,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投入產業發展。我們的目標是讓競賽成為金工業界人才培養的搖籃,進一步促進產業創新與延續。

隨著吳理事長分享在行業34 年的心路歷程,我們就像見證了金工業傳統的「金工學徒制」轉換到「技職體系」的過程:「我是從鄉下出來的人,讀到國中畢業後想要有一技之長來到台北。四十幾年前剛到台北時也做過水電、音響電器。後來輾轉去學「打金子」(金工),就此踏入這行,到現在都沒改過。當學徒,早期都很辛苦,師傅做的時候就站旁邊看,看了差不多一個月後開始敲銀做金工,基本功大概敲三個月開始入行。一般要出師大概三年四個月,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年輕人光要坐得住就不容易,你跟他簽約三年,他若做不來,每天進度慢了,師傅也難為。

所以現在金工學徒制變得少,它已慢慢轉型成學校的金工教育,如果年輕人從技職教育畢業後再進入行業的話,師傅也更好教,這是好的轉變。」金工的磨練是技術,但從金工技術到走入銀樓業,則是另一件事。

我們請教吳理事長,從技術轉到職業中間的差異點。會不會有習得了技術,卻不易跨入銀樓職業門檻的狀況?理事長則是告訴我們重點:人品與態度。「現在的學生有自己的創意,也要有本錢,有的在市集裡自己做自己賣,做得靈巧的、好的,他就很有意願加入這個金工行業。我們以前大部分是當兵回來後就開始自己做了,重點是在做事一定要有信任的存在,人家介紹店家,我們去拿東西回來按著做好交回去。你從事這行的態度要對,人品要好,就可以慢慢磨練起來。」

再談到「台北市銀樓業職業工會」的運作,吳理事長同樣帶著深厚而殷切的期盼。工會現今會員人數非常多,除了會員大會、正式會務與舉辦競賽,凝聚大家情感的團聚活動也很多的,一起去爬山或運動,每次報名都非常踴躍。而聊到為工會服務的這幾十年當中,有沒有什麼活動或者計劃比較特別令他印象深刻?吳理事長提到:「在台北市,我們工會的活動算蠻多的,從以前到現在會員的福利都很好,一年有兩次登山,兩次旅遊。這幾年有從事金工競賽,我們就更忙了,會務人員真的很忙,我覺得我們的團隊太優秀了!我接理事長後,可能工作會變得更多,我們會去爭取一些勞動教育的機會與台北市政府的補助,一年會比一年更好。工會除了為業者服務之外,還很希望可以推動技術升級,也就是教育區塊。

我們從2024年下半年就有在推廣「技術教育證照班」,由工會具有優秀專業素養的理監事來教學。我最根推廣的就是我們的金工班教育,希望能培養出更多專業金工藝師。因為老一輩的現在比較沒有像過去那麼多在執業了,我們希望學校畢業的學生,有心想踏入這個行業的,真的很歡迎他們來加入工會,除了延續證照教學,再搭配我們經常辦的金工競賽,還有一些訓練,成為真正專業而強大的業者。」

已經籌辦十年的金工達人競賽,從主題設定到文宣、金工作品評審,以及現場的金工技藝比賽,每個環節都規劃與執行得非常嚴謹,努力大家都看得見,正因如此,自比賽中脱穎而出的金工達人們,外界有職缺需求的單位也會來問工會,由工會做求職媒合,甚至在工會組織內找一個金工廠先去進修,練習一下他們的金工經營方式,讓他們更有信心去執業。透過這些方式,讓金工達人由金工技師轉入在職就業。工會對於扶植金工業者的用心與力道是非常顯見的。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讓金工師傅學習的機會,工會能夠再多加強的助力,就是讓更多原本不懂金工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接觸金工的機會,例如開設給一般民眾的金工班、媒合珠寶金工店和學校合作,期盼未來能翻轉金工的刻板印象,挖掘出產業轉型的活水新氣象。

同時,在吳三村理事長帶領下,秉持「團結」這個台北市銀樓業職業工會一直存在的核心價值與文化,關心每位會員,一步一步地,推廣金工技藝,不僅是將銀樓業的技藝有了傳承的可能,也將每位會員視如己出,得到支持與溫暖,這些就是「台北市銀樓業職業工會」最佳奮鬥目標,展望前程,越來越優秀、美好!


更多資訊請觀看實體書或電子書。原文刊登於<台灣珠寶雜誌-128期>,2024/12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