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的材料;寶石玉石是大自然億萬年累積來賜予的恩典,
而如果自己有能力將對美好生活的愛與感動,在設計珠寶中發揮,
就是最圓融的美。」

珠寶設計師黃威綾 / Victoria Huang

|資歷|
懷威設計工作室
台灣珠寶雜 數位媒體總監
臺灣珠寶飾物設計學會 創會秘書長
中如珠寶專業翡翠實務研習
日本相田 ART CLAY WORLD 講師資格認定
IGI (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 Pearl Grader
ACME Gem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Noble Coral Diploma
資策會RhinoGold 珠寶首飾專業設計研習
3DESIGN 3D 電腦珠寶設計研習
臺灣珠寶藝術學院 – 珠寶設計師專業職能 / 首飾蠟雕製模技術研習
UAL –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NTU – 臺灣大學哲學系 / 圖書資訊管理學系



|展覽|
2016香港國際珠寶展 臺灣設計師藝廊 / 台北國際珠寶展 臺灣設計師聯展
2017北京 融- 臺灣新銳珠寶設計師聯展
2017-2018 新加坡珠寶展/ 香港珠寶展臺灣設計師聯展/ 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
2019-2023 四˙ 記工藝創作聯展 / 星賞設計師聯展


在珠寶設計師黃威綾的作品中,有許多是珊瑚與珍珠的設計作品。這些作品之中想傳達的,是關於生命力與美麗形式的結合。「以往,特別喜歡黃金、鑽石。黃金對我來說,除了家族相關,意義上則是不朽的代表;無論變成什麼形式,無論歲月經過多久,都不曾影響它的價值。而鑽石象徵高貴與璀璨之美,以及堅不摧之力,如果放進生命中,也是精彩的人生價值觀。學習珠寶,接觸到珊瑚、琥珀、珍珠這幾種有機寶石後,更多了一份對生命力的體會,它們來大自然,來自高山或深海,生生不息的力量,是內心再一次很大的撼動。」

對於珊瑚、珍珠或琥珀,黃威綾在設計其相關珠寶時,喜愛由自然生命力中著手,發想過程中有很多奇妙的體會。威綾說,每一只不同的珊瑚原枝,初見它時從顏色,到枝理,到品種特徵( 如白心、年輪心、暈彩等等),腦中就跳出該如何為它設定主題、搭配甚麼樣寶石的畫面,像是一張漸漸疊上筆劃與色彩直至落筆完成的畫,「我覺得那是一絲一絲自然力量的傳遞,藉著這麼多工序,慢慢表現出千萬年它們所來自的天地,以及來到我們眼前的記憶。」  

在黃威綾的設計作品中,從包含珊瑚全色系的「珊瑚四季」系列,到幾件「大樹」系列的作品,都是來自對珊瑚所展現生命力的發想,大樹系列中,有青青的初芽,有表徵茁壯的枝幹,到近期,以金銀帶上藍灰色的金珊瑚設計,又像是在海洋之中盡情伸展,連結壯闊大海的感覺。溯源起來,這些都意在呈顯欣欣向榮的生命力,有別於壯闊或華麗之姿,一種源源不斷,能鼓舞創作者同時希望鼓舞收藏者的心意。

 黃威綾也覺得,在人生不同階段設計的珠寶形式,與生活經歷自然有關聯。歷練增長的歲月,珠寶設計風格也會漸漸添加了療癒的心思,熱愛在珠寶手繪設計中發揮想法的她,長久創作著富含祝福寓意的作品。有的是期望帶來好財氣、好鴻運,有的是對生活豐滿的祝福,如平安、滿足福氣,又如竹節般的直心與勇氣等,甚至到了雕件上的應用,添加金箔於花朵之上,應用不同工藝,更加喜氣而出色。

近年,黃威綾也喜愛課程交流,在「藝心學苑」中,匯集起許多業界課程資訊,有自己規劃的,也有業界方面相關課程。珠寶業界中深闊的學識,透過學藝與傳達,也透過傳承,以知識力帶來好的回應與回聲。這也是黃威綾期待與好友或喜愛珠寶、喜愛設計者,關於珠寶之美好的分享。